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少人拍元朝电视剧了

元朝题材为何成影视”禁区”?

小编认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,中国各个朝代都曾被搬上荧幕——秦汉的恢弘、唐宋的繁华、明清的宫斗,唯独元朝几乎成了影视创作的”空白区”。偶尔出现的元朝剧也多是武侠爱情,鲜少诚实展现那个马背王朝的面貌。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少人拍元朝电视剧了?这背后藏着历史、文化和创作的三重难题。

历史素材稀缺:巧妇难为无米之炊

想拍好朝代剧,开头来说得有详实的历史资料打底。但元朝留给后世的文献少得可怜——蒙古人早期连文字都没有,重要事件全靠口耳相传。等创立文字后,又赶上政权更迭频繁,真正记载下来的史料不足其他朝代的零头。

更尴尬的是,元朝存在时刻不到百年,能拍的大事件屈指可数。成吉思汗的故事?那属于蒙古帝国而非元朝。忽必烈建元?史料里除了征战就是内斗。没有《史记》式的经典,没有《资治通鉴》的细节,编剧连个靠谱的参考书都找不到,怎么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?

文化冲突剧烈:草原规矩挑战伦理底线

即便找到历史素材,元朝的草原文化也让人望而却步。蒙古贵族保持着”看中就抢”的习性,朝廷议事常演变成全武行;收继婚制度允许儿子继承父亲妻妾(生母除外),这与中原伦理严重冲突。

这些情节拍出来会怎样?轻则被观众骂”毁三观”,重则触碰民族政策红线。去年某剧组想拍元朝贵族生活,就因涉及敏感习俗被紧急叫停。难怪导演们吐槽:”不是不想拍,是拍了也播不了啊!”

民族关系敏感:历史伤疤怎样呈现

最棘手的还是民族难题。元朝实行四等人制:蒙古人最高贵,色目人次之,北方汉人第三等,南方汉人最低贱。官府规定”汉人殴蒙古人处死”,但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赔头驴——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要怎么拍?

拍诚实了可能激化矛盾,拍虚假了又违背历史。曾有编剧尝试以”民族融合”角度切入,结局被批”洗白压迫史”;若如实展现汉人苦难,又可能引发争议。这个分寸就像在刀尖上跳舞,难怪投资方纷纷避而远之。

小编归纳一下:元朝剧缺位的必然性

纵观中国影视史,能被反复演绎的朝代要么有盛世气象(如唐),要么有戏剧冲突(如清),而元朝两者皆缺。它短暂如流星,野蛮取代文明,留下的多是伤痛记忆。当《康熙王朝》能拍成励志剧,《甄嬛传》能包装成职场指南时,元朝却连个安全的故事切入点都找不到。

或许正如网友调侃:”元朝剧最大的看点,可能就是看它怎么灭亡的。”但这恰恰是最不能拍的部分。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少人拍元朝电视剧了——不是遗忘,而是这个马背王朝自带”影视绝缘体”属性啊!


您可能感兴趣